由于长期干旱,水量得不到充足补给,我国四大沙尘暴发源地之一的新疆艾比湖目前极度萎缩,水域面积只有不到400平方公里,艾比湖湿地生态环境岌岌可危,大面积裸露的湖底将再次成为沙尘源。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将遭到破坏,近两百种迁徙鸟类将丧失繁衍和生息的家园。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专家说,如果对艾比湖生态环境不采取保护措施,艾比湖将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据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副站长、高级工程师高翔今天(15日)向记者介绍,艾比湖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端,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是新疆及中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屏障,还是湿地特有的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近年来还新发现了艾比湖桦、艾比湖马鹿等濒危物种。同时,它还是鸟类从印度洋到西伯利亚迁徙及鸟类从中国内陆到中亚横向迁徙交汇的通道。2000年6月,艾比湖湿地成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4月被评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当地政府实施天然林保护、湿地荒漠生态治理、高效节水生态农业、退耕还林等生态保护工程,且该流域进入降水较丰富的湿润期,艾比湖水域面积维持在700到1045平方公里,湿地荒漠化势头得到遏制,起沙条件基本消失。2006年后,当地进入干旱期,降雨量逐年减少,上游河流断流,导致艾比湖水域面积迅速变小,2006年只有483平方公里,今年当地更是遭遇50年一遇的旱灾,目前湖面面积只有不到400平方公里。
目前艾比湖水域最深处不足2米,总水量6亿立方米左右,如果旱情持续下去,艾比湖将可能变成很小的夏秋季干涸的季节湖并最终从世界上消失。艾比湖干涸后,会导致湿地植被大量枯死,裸露湖底将形成盐壳,由于艾比湖位于阿拉山口的下风口,盐壳在日晒、风力作用下,将逐渐剥离,形成粉尘,在阿拉山口12级大风的携带下,可飘到5000公里以外。沙尘每年春天被大风卷起,在新疆天山北坡、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降落。干涸还会导致湿地特有的植被大量枯死,一些珍稀物种和鸟类将失去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据介绍,在20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艾比湖以每年平均二十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缩小,为自然干缩期的290倍。平均每增加1万亩耕地,湖面缩小40平方公里。按现有灌溉水平,再扩大耕地13万公顷,艾比湖必将消失。艾比湖的缩小使湖滨地下水位降低,土壤盐分增加,荒漠植被衰败。近50年来,近60%的荒漠林衰亡。
同时,艾比湖萎缩造成的风沙天气,严重危害新疆博州的经济建设。仅博州每年因风沙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9800万元,间接损失3.6亿元。由于沙埋路面,已迫使312国道精河段三次改道。由于浮尘天气增加,浮尘中的颗粒钠盐含量高,造成当地肺部疾病、呼吸道疾病、眼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升高。
专家分析说,艾比湖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除了干旱缺水之外,还有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供需矛盾。湖水补给量与蒸发量严重失衡以及人口增加和全流域引水灌溉面积扩大也加速了湖面萎缩。
有专家指出,艾比湖生态恶化速度远远大于治理改善速度,艾比湖流域的保护工作必须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实施跨地区跨行业协同作战。就目前看,要解决湖面极度萎缩的现实问题,实施跨流域调水补给艾比湖是根本措施,只有通过跨流域调水,增加艾比湖入湖水量,扩大湖面,提高湖滨地下水位,维系和发展现有湖滨植被,才能改善艾比湖目前的生态环境,使艾比湖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来源: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司2008-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