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科技部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发来2020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演讲视频。 他在讲话中强调,在当前我国发展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背景下,地理信息产业必须迎难而上、抓住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地理信息产业要争做“双循环”发展排头兵。 首先,要有快速弥补产业链短板的能力,保证产业链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其次,我们要具备更加高效的市场反应能力,能够在新冠病毒疫情的制约下根据市场变化做出快速调整,按照精准满足国际化的要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保持在不断萎缩的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再次,要加大支持力度,弥补创新服务业发展不足。 要实现这一目标,技术创新是关键。 地理信息产业作为我国的主导产业,有这样的能力和潜力,可以在市场规划和布局、捕捉短板信息、确定国际市场方向、提高物资、产品、服务效率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和资金周转。 为国家“双循环”提供支撑和良好发展模式,开创中国特色地理信息产业新的发展道路。
二要下定决心切实加强自主创新。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2020年,中国创新能力位居世界第14位,是唯一进入前30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正式启动。 北斗三号卫星核心部件国产化率100%。 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这一举世瞩目的国家工程,国产设备全面担负。 自主GIS软件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再上新台阶。 突破; 商业遥感卫星成功发射的喜讯频传。 这些都是了不起的成就。 但我们也要看到,我们在技术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 当前,西方在一系列先进关键技术上对中国进行封锁和限制,也是一个“卡壳”问题。 有人认为主要是技术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组织技术攻关来达到目的。 本质上,很多方面都是我们的知识储备和技术。 人才储备与人才储备存在差距,这是我们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积累不够造成的。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立足自主创新、自力更生的道路,依靠自己的创造性努力,逐步解决面临的核心技术问题。 科学实践证明,现代科技成果90%左右来源于基础研究和其他前沿技术创新。 基础研究的技术突破所带来的新理论、新技术和原始创新,必将对我国地理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产生重大影响。 也是解决“卡脖子”的关键。 。 另外,要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原则。 我们一贯支持技术设备引进,但我们也坚信技术创新能力不能引进。 引进技术并不等于引进技术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技术创新能力是内生的,只有通过有组织的学习和产品开发实践才能获得。 我国信息技术要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转化为自主知识资产,必须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平台,培养自己的技术开发队伍,践行技术创新。 单纯引进技术和设备,只会导致“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 在科学发展方面,我们只能走别人已经走过的路,很难实现创新发展。
三是关键技术研究要突出重点、面向应用。 要求一个国家掌握某种产品的全部核心技术是不可能的、不现实的、不可能的。 在国际竞争中,最重要的是掌握独特的核心关键技术,在某些重要产品和装备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制约局面。 同时,关键技术的研发也要脚踏实地。 不是简单地追求国际领先、世界第一,而是以实用为最优原则,在应用中不断完善。 这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四要拓展产品市场,大力推进“地理信息+”。 近年来,地理信息产业不断与其他领域、技术融合,催生新服务、新业态。 2019年,天图平台地图服务日均调用次数超过4亿次,疫情期间各种疫情地图等热门应用的访问量达到数十亿、数百亿。 但无论是测绘、GIS还是遥感,我们主要面向政府项目,社会应用和大众应用市场的发展还远远不够。 因此,“十四五”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努力开拓更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大力推进“地理信息+”,积极从政府项目的“红海”走向“地理信息+”。社会化、市场化的蓝海,充分发挥地理信息和地理信息技术的价值,深度融入和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测绘学报(英文版)》(JGGS)特刊征文:激光雷达数据处理
左宗盛、张文、张东营 《测绘学报(英文版)》论文选(JGGS)
下载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测绘地理信息遥感相关岗位清单。
推荐论文 韩牧田,杨毅,张波:GNSS信号土壤衰减模型实验验证方法
权威 专业 学术 前沿
微信、抖音短视频投稿邮箱 Song_qi_fan@163.com
欢迎加入《测绘学报》作者QQ群:751717395
进群时请备注:姓名+单位+稿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