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家族从曾国藩的父亲以下到科举制度废除的七十余年间,共出过秀才、举人、进士、翰林二十多个。曾国藩的后都大学毕业,留学国外,构成了一种特有的家族文化现象。曾氏家族为什么能成为一个备受世人尊重的绵延两百年的大家族呢?
绘图/王金燕
曾氏家族成功破解了“富不过三代”的千古魔咒
从清朝初期开始,曾氏家族便定居湖南湘潭市湘乡市荷塘都。解放以后,荷塘都划归双峰县。因此,曾氏故居位于今天的湖南双峰县。曾氏家族世代务农,传到曾国藩的祖父一代,家境开始好转。曾国藩上有一个姐姐,下有四个弟弟,两个妹妹。他五岁启蒙,二十三岁考中秀才,二十四岁考中举人,二十八岁考中进士点翰林。三十岁散馆后进入翰林院,官位是从七品检讨,三十七岁时升为从二品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三十九岁时正式出任礼部侍郎,先后兼任过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咸丰二年(1852年),在原籍为母亲守丧的曾国藩奉旨出任湖南省团练大臣,由此走进戎马生涯。
图为1872年,首批留美幼童在轮船招商局前的合影。曾国藩一生非常重视教育,努力实践“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治国梦,鼓励年轻人学习西方科学,并不断与朝内的保守势力纠缠和博弈着。1881年,随着曾国藩的去世和李鸿章的失意,留学事务局终于承受不住国内外的巨大压力,安排幼童分批从美国撤离。
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两江总督曾国藩率领他亲手组建的湘军,经过十多年的千辛万苦,终于攻下南京,打败他的对手太平天国。清朝廷封他为世袭罔替一等侯,后来又升为大学士。他的弟弟曾国荃当时官居浙江巡抚,为攻打南京的前线总指挥,被朝廷封为一等伯,以后曾国荃出任过湖北巡抚、山西巡抚等,去世在两江总督任上。他的两个弟弟国华、国葆,先后战死在三河之役与南京前线军营,被分别追赠为道员、按察使。清朝廷褒奖曾家为“一门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