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OVID-19疫情期间,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掌握疫情信息、追踪确诊病例、甚至预测社区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岭南大学科学教研组助理教授王培新教授的研究进一步证明这些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医疗领域,还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社会效益。
2020 年 1 月,香港出现首例 COVID-19 病例。 王培新教授和“香港舆论研究所”在六天后立即推出了在线地理信息系统仪表板列表,让公众近乎实时地掌握COVID-19疫情信息并了解社区感染情况。 风险方面,系统还显示了市民的焦虑程度以及防疫物资最紧缺的地方。
与此同时,“香港民意研究所”进行了一项网上调查,向受访者询问一些时间敏感的问题,例如“您如何评估本月感染COVID-19的机会?” 了解公众的口罩使用情况和库存水平。 等待数据,王教授会根据数据更新仪表板。 她表示,定期更新仪表板对于政策制定者、区议会议员、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工作者非常有用,可以帮助他们针对高风险和最需要的领域,特别是老年人和有需要的公民,提供即时关注。 和支持。
王教授解释说:“这个项目得到了很多社会企业和捐助者的支持,帮助他们做出准确的决策,将口罩等急需的抗疫物资第一时间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 她补充说,捐赠的读者喜欢这个项目,因为该项目使他们能够跟踪供应并确切地知道它的交付地点。
3月中旬,该项目扩大联系更多志愿者和社会企业,覆盖部分不方便上网、没有智能手机的市民,帮助他们完成在线调查。
该方案可以更好地与地理信息系统配合,从宏观上提供舆情和舆情走势的指标。 王教授说:“当海外学生在三月份开始返回香港以及武汉重新开放边境时,我们注意到口罩库存和恐慌程度的变化。”
调查结果显示,疫情爆发第一周,受访者平均持有口罩库存仅为17.6天,5%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储备。 到3月初,即疫情爆发的第五周,受访居民的口罩库存已增至51天; 到4月初,即疫情爆发的第九周,库存已增至58.6天。 截至3月2日,除口罩外,需求量最大的防疫用品是洗手液(23.7%)和消毒酒精(23.1%)。
这个项目与王教授的其他研究项目,如“香港寺庙的香火燃烧与污染”一样,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来了解公共卫生、健康和相关社会政策。 不过,王教授强调了这项研究的独特性:“它确实可以近乎实时地帮助公民,其影响是立竿见影的、可衡量的。参与该项目的所有单位的共同努力也是令人鼓舞和鼓舞的。我希望我的项目将继续为香港社会带来积极的社会影响。”
王培新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