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者说江南是财赋

经济学者认为,至迟在明代,太湖周边的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诸府地区,已经形成为一个有着内在经济联系和共同点的区域整体,官方文书和私人著述中往往以五府乃至七府(加上镇江、杭州)并称该地区。因此,最早的江南经济区,严格地说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已经初步形成,而且这个经济区当时是以苏、杭为中心城市的,构成了都会、府县城乡等多级层次的市场网络。

运河的苏州段是如此繁忙,这种景象由来以久了。太湖流域的发展与发达的水网密不可分,可以说,是水载来了江南的财富,也是水沟通了江南一隅与更广阔市场的交流。 摄影/阮强

江南,无疑是近世以来中国经济最为繁荣的地区。

“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史记》,曾述及传说中的舜死后,“葬于江南九疑”;司马迁在《史记》中还说,江南因地广人稀,其经济生活的基本方式是“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而且又是一个地卑下湿、“丈夫早夭”的险地。这里所言的“江南”,实在太浮泛了,主要指的是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今湖北南部和湖南全部;当然,在汉代人的心目中,江南还包括今天的江西、安徽及江苏南部地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