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寒冷的冬季,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进入了供暖季节,能源供应压力变得更加显著。为了有效应对冬季的严寒天气对一体化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冲击,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全力以赴地保障城市居民的温暖生活。截至12月16日,我国五大发电集团正在全力开足马力,努力提升能源供应能力。
据统计,国家能源集团自产煤量已达5.69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发电量达到1.09万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3.4%。此外,北方十省121台供热机组已经按计划启动,并且正全力以赴地为民众提供必需的热能。
中国华电在这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完成了6127亿千瓦时的发电量以及1.88亿吨的电煤供应,这些数字创造了历史新高。此外,他们煤机发电量同比增长69%,而电煤供应同比增长66%,显示出他们在保证能源稳定性方面所展现出的强大实力。
除了传统火力的支持之外,“绿色”能源也成为了保障冬季供暖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们的印象中,由于其环境影响较小,因此我们通常认为“绿能”主要用于夏天。但是,在当前的情况下,它们也被广泛应用于保供工作中,以减少碳排放并改善生态环境。
例如,在山东海阳,一项名为“暖核一号”的核能供热项目正在为当地20万居民提供零碳排放的温馨居住空间。这不仅是全国最大的核能供热项目,也使得海阳市成为首个实现全城“零碳”供暖的大都市。而浙江秦山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等其他地点也开始利用这一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来提供温暖。
此外,还有风光—光伏—热能转换技术,如青海海南州兴海县的大唐风光(风)- 电 - 热项目,它利用当地丰富的地理资源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人口普遍使用。预计明年9月,该项目将完全投入使用,将为101万平方米的人口区域提供无污染、节约大量燃料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小型化、便捷化、高效率的人类居住环境解决方案。
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人们过冬的心理舒适度,同时还能够降低整个社会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如石油和天然气等依赖,从而促进绿色生态文明社会发展,为保护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保持宜人的温度作出贡献。
标签: 地球冷知识 、 适合高中生看的地理杂志 、 高中生推荐地理读物 、 我国基本 常识 、 地理科普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