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警示人们当前生物多样性日益丧失的危险,北京南海子公园特别设立了灭绝动物公墓。南海子是麋鹿在我国曾经发生灭绝的地方,图中已经倒下的墓碑代表着已经灭绝的华南虎、白鳍豚等野生动物。本报记者翟天雪摄。
213只大大小小的熊掌,密密麻麻地塞满在5只废旧轮胎内,这些熊掌皮肉外翻、指甲狰狞,沾满暗红色的血迹……去年5月22日的这一血腥场面,至今令满洲里海关的关员无法忘记。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查获的最大一起熊掌走私案,这一天正好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半年后,一打着“水果干”名号贩卖穿山甲鳞片的大型走私团伙被北京海关成功捣毁。一只成年穿山甲全身能取下的鳞片最多也不到1斤,而这起走私案涉案穿山甲鳞片总重量高达1000多公斤。触目惊心数字背后的,是对濒危动植物资源的疯狂杀戮与掠夺。
据统计,在过去的10年间,由海关缉私部门立案查处的走私濒危物种刑事犯罪案件超过1000起,一项统计显示,地球上野生动物物种正在以每小时一种速度消失。在目前已知4650种哺乳动物中,每4种就有一种被列为“高危”物种将在近期灭绝,更有高达20%两栖类、30%鱼类也面临同样的命运。
正如生态专家的告诫——野生动植物一旦走向灭亡,与之相关联的地理环境失衡、土壤侵蚀加剧、疾病暴发流行等,就将无情地报复人类自己!
对野生动植物走私,我们必须采取零容忍态度。“野生动物走私呈现出三大特点,即走私珍贵动植物、动植物制品案件呈现出多发趋势,并以进境走私为主;部分案件涉及数量和价值巨大且严重;旅检渠道零星活动仍屡禁不止。”海关总署缉私局党组成员许文荣说。
为了预防濒危物种因过度贸易和开发利用而遭遇相同命运,《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于1975年正式实施,“目前《公约》有178个缔约国”,基本上涵盖了所有主要国家。我国自1981年加入该公约以来,加强了保护工作,对于列入附录I或II的一些物种进行了严格管理限制,以防其进一步损害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莫让个人成为促使这些珍稀生命消亡的手段,无论是否存在主观故意,无证携带象牙纪念品等濒危物種及其制品出入境均属违法行为。因此,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如通过移动通讯公司发送短信提醒,以及在口岸设置宣传橱窗摆放宣传海报散发宣传折页,都显得尤为重要。此外,还需要通过销毁非法象牙及制品来震慑非法盗猎者,为此,我国政府公开销毁6.15吨象牙及制品展现坚决反对和严厉打击这种非法活动的心愿。
标签: 一本详细介绍中国地理的书籍 、 地理有趣的自然现象 、 地理知识初一 、 关于人文地理的有趣书籍 、 地理科普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