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疆地区的火电厂,自从采用了海水淡化技术后,便开始将自己从原本的高耗水企业转变成了一个新的角色——造水者。通过实施循环经济模式,即“发电-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土地节约整理-废物资源化再利用”,这些电厂不仅解决了自身缺乏淡水的问题,还实现了热电联产,从而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贫瘠的人均可用淡水国家之一,其600个城市中有400个面临着严重的供给不足问题。而在京津唐地区,情况更是如此,这些区域因其地处华北平原,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因此,对于这些地方来说,如何缓解淡水短缺已经成为了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
海水淡化作为一种有效途径来缓解沿海地区城市对于淡水资源的依赖,不仅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也被视作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关键手段。但是,由于关键技术长期受外国公司垄断,使得国内产业发展受到限制。为了打破这种局限性,我国需要加强自主创新,以突破这一瓶颈,并提升国产设备和技术水平,同时开拓国际市场。
多项政策文件,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等,都明确提出加速这方面科技和产业的进步。在实施这样的项目时,我们可以大幅节省使用原料,比如余热、低品位抽汽以及原始的地中海,而每年的节约达到了五百三十二万吨。此外,这一过程还能减少90%以上所需之量进入市政供给系统,使得大量新鲜用途之用皆源自此一工程。
2010年10月21日,一次成功案例证明了这一点,当时由国投北疆发电厂生产的大量清洁饮用纯净液正式加入滨海新区公共供给网络。这一举措不仅首次实现大规模向社会提供清洁饮用纯净液,也获得了天津市卫生局颁发相关卫生许可证。同时,该项目也减少了8740万立方米浓缩后的排放至大自然,对环境造成极小影响并且提高资源效率。而剩下的浓缩产品则用于汉沽盐场进行加工生产出各种化学产品,有助于促进本地经济增长。此外,煤炭燃烧产生灰渣等废弃物经过处理,可以形成建筑材料近100多万立方米,为当地带来更多价值。
在过去,此地曾经是一片广阔无垠的地面,但现在由于火力发电站采用了一种更加高效、环保型方法来生产盐类商品,那些以前占用的22平方公里土地又重新被挪作他用,为滨海新区提供了一片宝贵的地方资源。我们可以看到,在不断改善工作流程和应用先进技术之后,这些火力发电站在追求零排放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其中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1033吨、3226.7吨及3183.8吨,而实际目标指标相比较前阶段也有所优越。在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后,每生成1千瓦小时能源便会节省1.2公斤煤炭消费,同时还能够通过环保政策增加更多额度,从而最大限度利用各项资源并控制污染到最小程度。
标签: 十万个奇葩冷知识 、 科学类书籍推荐书目 、 适合高中生看的地理纪录片 、 地理知识点初一 、 地理工业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