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裸鲤(湟鱼)资源量12年增长17倍:10个中国特色的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中的人物故事
在一片被积雪覆盖的青海湖畔,远处牧羊人与牦牛群悠闲地漫步于山谷间,宛若水墨画中的景致。然而,这片宁静背后隐藏着一个挑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生态链安全问题。青海湖裸鲤作为濒危物种,对维系“水—鱼—鸟”生态链至关重要。
2003年起,青海省政府实施封湖育鱼计划,以此保护和增加裸鲤资源。经过12年的努力,最新监测显示,裸鲤资源量显著增加,其中包括了十个中国特色的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张海德是负责巡逻的渔政管理局长,他每年都在冰封和产卵季节忙碌。在这期间,他带领团队对重点河道、路段及市场餐馆进行执法检查,以遏制非法捕捞行为。
但除了自然因素,如气候变化外,还有人类活动对其影响也不可忽视。在当地农场灌溉时,不少湟鱼被冲进田间,被晒死。此外,一些不法分子还大肆捕杀裸鲪,使得进入河道产卵的鱼群减少。
为了有效保护青海湖生态环境,加强法律措施已有35年,从最初单一行政处罚到刑事处罚加重,打击非法捕捞行为不断加大。同时,加大退耕还草力度、封湖育鱼政策,以及人工孵化技术攻关等措施,也为恢复湟鱼资源量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在加强法律手段和环境保护措施之后,不仅湟鱼资源量得到有效恢复,而且鸟类种类也从1989年的164种增至220多种,是近年来最快增长的一年。这一切都归功于当地人的共同努力,他们意识到了保护湟鱼就是保护自己家的决心。而且通过义务护鱼员制度,当地居民更加积极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捕魚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现在他们更多转向养殖业或发展旅游业,比如红山村这样的村庄已经基本停止了捕魚活动,而是开始发展牛羊养殖和农业观光项目,这样的变化让他们日子过得比以前更好,更安稳。
标签: 高考地理奇葩题合集 、 地球的诞生过程 、 秒懂百科地理 、 高中常见地理现象及原理 、 历史常识10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