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揭露环保骗子第三方服务机构虚构数据环境监测仪器被操纵第一批典型案例

为加强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行为,并提升规范化水平,南通市生态环境局近年来开展了针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的专项整治行动。为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并增强全社会的生态环境法治意识,现在公布四起典型案例。以下是其中之一:

一、周某伪造印章制造虚假监测报告案

2024年5月,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在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核查企业自行监测报告时发现,该公司上传的两份废气自行监测报告中存在数据雷同疑似复制的问题。经深入调查,发现该公司与第三方监测单位之间存在一中介人周某,他通过电脑图像合成技术伪造第三方监测单位公章,编造出虚假的监测报告。

此案显示了现代技术在生态环境执法中的应用,以及跨部门合作如何有效打击弄虚作假行为。除了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周某刑事责任外,还对业主公司进行批评教育和专题业务培训,以强化企业作为污染防治主体的责任意识和甄别能力。

二、南通某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出具虚假报告案

南通市如东生态环境局在核查问题时发现,该公司提供的一份名为(2022)环检(某)字第(20220454)号的报告存在多处问题。通过现场询问和车牌号查询等手段,最终揭露该检测公司未按照规定进行夜间噪声采样,而是后续才篡改原始记录单上的签字。

此次事件警示了企业应当注意选择信誉良好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并提高自身对自行监测过程中的关注度。此外,由于自行检测报告往往需较长时间才能审查完毕,因此现场视频可能被覆盖,这增加了执法检查难度。但通过园区卡口等手段可以进一步追踪车辆轨迹,从而挖掘弄虚作假痕迹,为行业建立起有效震慑力。

三、海门某机动车辆检测有限公司涉嫌出具虚假报告案

海门市某机动车辆检测有限公司因故意改变关键检验条件而出具合格检验报告,被罚款人民币拾万元整,同时没收违法所得贰佰元整。这起违规行为暴露了机动车检验领域潜藏的问题,即有些检测机构为了经济利益,不按规范操作,以减少成本。此类行为不仅损害市场秩序,也误导被检查单位产生“达标”的错觉,最终形成一种“双输”的局面。

此类情况凸显了利用大数据分析功能锁定异常数据线索,以及综合现场检查、调阅视频监控等方式固定违法证据,对确保精准认定有重大意义,是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效能必备的手段。此外,此类违规行为也促使精准科学办案成为必要之举,其典型性具有重要示范价值。

四、启东市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涉嫌出具虚假报告案

启东市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疑似存在替换取样管的情况,当场拔除并丢弃取样管,但已拍摄照片及视频证据留存供后续处理。在这次突击检查中,还调取十余台汽油机动车相关测试记录和过程数据及视频录像。

这个情节展示了一些恶劣的情景:即便是在突袭的时候,他们也试图销毁物质证据以逃避法律惩罚。而且他们还试图隐瞒自己的不当行为,用欺骗性的方法来逃脱法律责任。

这个事件再次证明利用科技手段来跟踪这些犯罪活动以及使用创新策略去打破这些非正当商业实践非常重要。

最后,我们要记住的是,这些类型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解决,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健康以及地球上其他生物的地球福祉。如果我们一起努力,可以创造一个更加清洁更健康的地方,让所有生物都能繁荣昌盛地生活下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