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十年代,膜过滤技术问世,被视为除菌级别的标杆。最初,0.45微米的膜被认为足以拦截细菌、酵母和霉菌等生物污染物以及非生物颗粒。在这时期,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成为了标准化检测过滤器性能的工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名为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的微小细菌证明了它能够穿透0.45微米的膜,当其挑战密度达到10⁴-10^6个细胞/c㎡时。此后,由于安全考虑,更加紧密的膜(通常是0.2或0.22微米)被广泛采用。
最近,一种名为Leptospira licerasiae的小型细菌甚至能通过更粗糙的地0.1微米过滤器,这意味着除去这些微小生物可能需要进一步提高过滤标准或在工艺流程中加入额外措施,如巴氏消毒或紫外线消毒,以确保产品质量。
那么,为何选择定义为0.22μm呢?根据一个简单公式可以计算出滤膜孔径:d = 毛细管直径 + k * σ / P * θ,其中d代表孔径,k代表形状校正因子,σ代表液体表面张力,P代表克服表面张力的压力,而θ则是液体与毛细管壁接触角。因此,不同大小的孔径并不决定一切,它们更多地反映了功能性定义,即使用ASTM F838-15标准下大于等于1×107cfu/cm²有效面积挑战缺陷短波单胞菌来测试和验证过滤器是否可靠地产生无菌流出的能力。
利用物理法则去除液体中的生物污染最大好处在于该方法既能保持原有产品化学稳定性,又能维持其物理和生物学特性的稳定。这种技术已经存在数百年,最早可追溯到巴斯德时代,但直至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开始商业化生产和应用。从瓷质滤柱到石棉纤维夹层再到现代薄膜技术,我们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标签: 地球死了图片 、 关于地理的书籍推荐小学生 、 有趣的地理科普视频 、 地理科普视频 、 日本地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