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脱硫新秀努力达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021年

在过去的十年里,全球沿海地区的火力发电站中使用了大量煤和重油燃烧锅炉,这导致了海水脱硫技术的广泛应用。据统计,截至2006年,有超过31,000兆瓦(MW)的排气设施采用了海水脱硷法进行处理,其中富士化水工业公司的项目规模约为9,500兆瓦。

通常情况下,沿海火力发电厂会利用丰富的海水作为冷却系统中的冷却剂。在冷却过程中,冷凝器排出的海水其pH值保持不变。如果将这些排气通过脱硫装置处理,则可以在回流到大洋之前进行利用。与传统的脱硫系统相比,海水脱硷系统具有显著优势:运行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药品。

为了降低运行成本并开发新的吸收部分技术,在泰国一座沿岸火力发电厂设置了一台实验性质的试验装置,对燃煤锅炉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进行实证测试。这项新技术结合了无堰式多孔板和充填物,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接触面积,并提高SO2去除效率。

泰国实验装置中的主要反应包括:

SO2被吸收后生成HSO3-(式[1])和SO32-。

HSO3-可能自然氧化成SO42-,但通常需要额外添加O2。

在酸性环境下,将未用于吸收的碱性海水与酸性废液混合,并通过曝气来恢复pH值并消除CO2。

通过曝气还能提高返回大洋前的溶解氧含量。

与传统石灰石膏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多方面优势,如设备费用更低、运营费用更少,以及简化后的操作流程。此外,由于不涉及药品处理,因此附带设备也减少,从而进一步降低总体成本。此次试验结果表明,无堰式多孔板与充填物结合方式能够在相同条件下实现更高效率,同时减少所需吸收介质,使得该方法成为推广给火力发电行业的一个有望选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