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以曾经的煤炭之城著称,正在不懈地改善其生态品质,踏上实现生态文明的征程。近年来,该市已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就,其中包括成为全国首个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再利用项目的实施者,并实现了城乡垃圾循环利用。7000多名环卫工人致力于全天候的城市和农村清洁工作,这一做法在全国范围内首创。
每天,新密市餐厨废弃物处理管理中心运营着8辆回收车,它们两次前往480家饭店,将产生的大约30吨餐厨垃圾运回中心进行处理。这项覆盖全市餐厨垃圾回收利用的项目确保了“日产日清日处理”,使得新密在这一领域领先于其他地方。此前,该项目于2012年6月动工并在2013年1月投入试运行。
通过源头上的控制措施,“地沟油”的出现被有效杜绝。此后,新密又建立了全国县级城市中第一家生活垃圾处理中心。最近,该几乎“零排放”的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在该厂区,一车车污秽物被机器吞噬,然后经过复杂而高效的钢铁结构消化系统,最终转化为干净整洁的建筑材料、塑料颗粒或沼气等产品,只留下不足5%的残渣。
这种包含分拣、有机发酵、中温热解制砖等多个环节的小型无害化综合处理模式,在全国县级城市尚属独树一帜。长期以来,填埋和焚烧是常见的手段,但它们对环境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相比之下,这项总投资1.57亿元,可每日处理1500吨生活垃圾并生产3000万块保温墙砖,无害化处理真正达成了目标。
此外,该市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并推进环卫保洁城乡一体化工作。在一次声势浩大的“清洁家园、美化乡村”百日行动中,全行业共计投入2.86亿元用于清理废旧物品、拆除违章建筑以及建设绿色空间等活动。一旦这些改善工程完成后,大部分居民惊喜地发现他们祖辈居住的地方变得更加干净整洁,有更多绿色空地,有更好的房屋布局,以及更加美丽的地面道路。而为了维持这份改变,每年的环境卫生预算增加至5000余万元,全市有7500名环卫工人负责农村地区的一切清洁任务,如同管理都市一样精心打理农村土地与街道。
如今,在这个努力向前发展的大城市里,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环境卫生状况不断提升带来的福音,而这样的变化,也让它成为省内的一个标杆示范点。
标签: 趣味地理科普 、 地理图书推荐 、 人文地理常识 、 科普小故事三分钟一等奖 、 科学小知识简短2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