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家海底捞连续四天的垃圾被拒运后续社会关注十大乡村旅游景区环境整治呼声高涨

近期,杭州绍兴路店长时间存在不规范的情况。6月6日,下城区“三化四分”办、文晖执法中队及朝晖环卫所等单位再次联合上门检查,发现店内垃圾收集容器配置不规范,垃圾混装等现象依旧存在。部门对该店开具了“垃圾拒运单”,并要求其限期整改(本报6月7日4版曾有相关报道)。

10日,是限期整改的最后一天,部门突击检查结果让众人满意。这家海底捞门店整改基本到位,因此部门将不再对其施行“垃圾拒运”。

后厨配料间开始垃圾分类,一楼垃圾放置点重新改造提升

10日下午,记者来到海底捞绍兴路店,无论是一楼的电梯口还是三楼的用餐区,都贴上了多块垃圾分类宣传告示牌。在后厨配料间,这里放了混装的钢制不合规垃圾桶,如今,这个位置已被取消。隔壁的配料间里摆放了一个绿色垃圾桶,上面贴着标识。此外,洗碗间也设置了餐厨废弃物、可回收材料和其他废弃物三种不同的收集桶。

下城区“三化四分”办专项检查员王伟岸说:“6月6日检查时,我们看不到一个地方有明确标识说明如何进行分类。现在已基本完成整改。”

另外,记者发现,一楼原来的集中置放点已经被重新提升改造,现在里面整齐地摆放着黄色和绿色的黄色塑料袋,以及安装了围栏隔离,便于每天定时清运。

据杭州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清洁直运一分公司负责人王木青介绍,该店每天产生26个标准箱子的废弃物,“最近一个月,我们负责清理这家餐厅产生的一部分废弃物,但我们师傅多次发现这家店在处理这些废弃物时做得不好,有时候会把污水倒进黄色的塑料袋中,以至于倘若没有足够空间,那些污水就会溢出,并且可能会影响周围环境。”他们曾经多次与该商户沟通,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只能向有关部门反映。

在过去一年里,由于违反规定排放或未能妥善处理固体废物的问题,此市共发出了26份拒绝转移通知书,而这样的措施将成为未来管理过程中的常态化方式之一。

延伸阅读:

《关于提高城市生活品质 的思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