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垃圾污染防治多部门齐心协力犹如一支舰队一起航向清洁蓝图

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国四类和劣四类水质海水面积减少近一半。机构改革后,海洋环境保护职责整合至新组建的生态环境部。围绕我国海洋环境现状以及整治工作,尤其是备受关注的非法围填海和微塑料污染等问题,我们专访了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

谈现状

当前,我国面临的海洋生态形势依然严峻。从改革开放到2012年,我们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导致了对岸线资源开发、建设活动加剧,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如黑水入海、非法围填 海、垃圾漫滩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沿岸居民生活质量,也威胁到了我们宝贵的地理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然而,在2012年之后,我国开始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在全社会高度重视下,全体人民投入巨大力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解决方案。例如,加强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对所有入河排污口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测评估体系。此外,还进一步加强了陆源污染防控能力,以此来有效控制工业废气、农业废物等各种有害物质进入我们的河流中。

谈难点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性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发现部分地方在执法监管上存在薄弱环节,比如罚款标准低于实际成本,有时甚至出现“以罚代管”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对环保投资不足,以及公众对于绿色消费模式转变还需时间,这也成为我们必须克服的问题。此外,对于跨越省界的大型工程项目管理也需要更高层次的协调与支持。

谈热点

最近几年,一种名为微塑料的问题逐渐受到人们关注。这是一种粒径小于5毫米的人工合成树脂颗粒,它们通过排放或其他途径进入我们的自然界,并可能对野生动植物造成伤害。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其长远影响将不可逆转。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研究与国际合作,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加强塑料回收利用,并提高公众意识,以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此外,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力度支持相关科技创新,为解决这一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与实践力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