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法国作家卢梭,他的书往往第一句话或第一段就抓住你。比如《社会契约论》中第一句话: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人们一直从层面去理解这句话,其实在其他方面它也颇有道理。
右图:北京周边城区构成的六边形
如果把北京地图画成六边形的栅格,不难发现在城市的最中心,也就是的周围,围绕着鼓楼、东四、东单(王府井)、天桥、西单、西四等6个繁华的商业中心。从略小比例尺的地图来看,丰台、大兴、通州、顺义、昌平、门头沟6个区分别位列北京城区的6个方向,把它们用线段在地图上连接起来,就会出现一个围绕京城的六边形,这些城区为市中心提供多方面的服务。这样的现象在城市地理学中很常见,基于城镇围绕高一级的中心呈六边形分布的模型,地理学家提出了中心地理论。
熔岩流冷却收缩模型:
与几乎所有流体的性质一样,岩浆在冷却的时候也会发生收缩。这种收缩会在冷却表面产生张应力,而这种张应力会积累聚集于某一点,导致岩石碎裂。当岩浆的冷却面与周围环境均匀接触时,会产生与接触面垂直的裂缝,并且由开裂点以120度夹角朝3个方向展开,形成一个个六边形。通常情况下,熔岩的冷却裂缝都是不规则的,在野外观察中常见的是五边形或者四边形。但是在那些发育良好的情况下,这些六边形构造却是非常惊人的。这是因为在相等边长的条件下,六边形所能围成的区域面积最大,同时也能完全覆盖整个表面而不留任何空隙。在这种情况下节理所需要耗费的能量最小,因此六边形就成了岩石最理想的节理形态。
下:圆形市场区的重叠和六边形网络的形成(图2)
中心地理论假设在理想的地表上有一系列同等级的商业中心地。它们的服务半径是相同的,这就形成了图上所示的圆形市场区。连接所有的中心地就能得到一张环环相扣的六边形网。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阴影部分未被圆形覆盖,这就意味着这部分地区的人口不能获得中心的服务(图1)。为了保证所有人口都能获得服务,那么各个圆形市场区就必须更加紧凑。从图中可以看出,只要把原来的圆形改为相连的正六边形,恰好可以平分原来得不到服务的空白区。这样每个消费者就都能选择距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来获得服务。(图2)
标签: 地理常识大全1000题 、 地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 十个趣味地理知识 、 地球基础知识ppt 、 初中生地理方面的书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