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世纪的初年,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大转变,其发展速度之快,几乎令人瞩目。在这个特殊时期,欧洲特别是德国市场对太阳能光伏产品的需求激增,这为中国光伏产业提供了成长的土壤。OFweek太阳能光伏网高级分析师Siro指出,这段历史背景对于中国光伏产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企业得以从科研机构迈向大规模生产,并逐步成为全球重要的太阳能供应商。
美国不仅是中国光伏产品国际化进程中的窗口,也是合作伙伴。多晶硅巨头Hemlock和MEMC与中国龙头企业签订长期协议,而GT Solar和Applied Material则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当美国市场扩张时,廉价且高效的中国产品不断涌入。
然而,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对于中美两国之间关系而言,不和谐的声音开始出现。德国公司Conergy和Solarworld提起反倾销调查,以及SunPower等公司欲发起类似行动,都表明了一种紧张气氛。而2010年9月份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提交“301调查”申请书,更进一步放大了这种紧张状态。这次调查涉及风能、太阳能、高效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154家企业。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但美国政府在清洁能源领域展现出的宏伟蓝图,为未来中美关系提供了希望。例如,一旦开始建设的内蒙古鄂尔多斯30兆瓦太阳能项目,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一座。在此同时,由于竞争压力,加上政策支持,大量外资企业选择将生产线迁移到中国。
虽然面临着新的法律法规,如“购买美国制造”的要求,但这也揭示了当前世界各地除了 中国之外,还没有其他国家能够大量出口到美国市场的地位。这使得中美两国在未来几年里,在全球范围内扮演不可或缺角色的角色,无疑会延续并升华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即便可能还会有更多争议出现。但每个人都明白,在成本尚未降低的情况下,全世界需要共同努力来推广这一技术,以避免任何一个国家独霸局面。此乃未来全球通力合作所需采取之策。
标签: 中国的疆域知识点 、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 、 北京高中生用的地理讲义书 、 地理冷知识 、 地理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