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学的枢纽张其昀先生集大成者于人文之境

张其昀(1901—1985),字晓峰,浙江鄞县(今鄞州区)人,是一位杰出的史地学家和教育家。他在1923年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在1927年开始在南京中央大学的地理系担任教职。1936年,他受到了竺可桢校长的邀请,前往浙江大学创办了史地系,并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不仅致力于课程建设,还设立了文科研究所的史地学部,并担任主任。此外,他还曾在美国哈佛大学作为访问教授工作两年。

1946年回国后,张其昀出任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并继续在该校的地理系工作14年。这段时间内,他努力吸引专家来校执教,同时大规模购置图书和设备,以提升学术氛围。他的努力最终成功造就了一批优秀人才,其中有五位学生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9年夏天,张其昀迁往台湾,在那里他创立了南海学园、恢复了“中央图书馆”,并设立了多个文化机构,如历史博物馆、科学馆、艺术馆等。此外,他还创建了“中国文化研究所”以及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并且成立了一所名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私立学校,这些都体现了他对教育与文化事业的深厚贡献。

张其昀擅长于文史和人文地理研究,其著作甚丰。他认为地理学的核心任务是区域研究,而他的作品《中国地理》(出版于1926年)则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作,该书以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相结合为特点,对传统行政区划分区方式进行了重大创新。除此之外,他早年的其他重要著作还有《中国民族志》(1928)及《中国经济地理》(1929)。

抗日战争之后,张其昀将研究重点转向国防地理领域,以及一般的地理问题。在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有《中国地理学研究》及《 地理学》,这些都是他晚期重要成果。而在晚年的生活中,他致力于推广中华文化,对此方面也有着许多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作品,如已出版十卷本的大型历史著作——《中国五千年史》。这部作品融合大量的地质资料和历史考证,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宏大的中华历史画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