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期在河北地区成功运营了首个高压移动式储能电站,这一新型储能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利用效率,还展现了新型储能产业化发展的活力。传统储能电站由于安装位置固定,需要配套设备才能达到接入电网的要求,而这项技术则通过创新解决这一问题,使得移动式储能电站在保障电力可靠供应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随着我国对新能源装机量的不断增加,“新能源+储能”模式成为了解决新的消纳难题有效途径。其中,抽水蓄能因其成熟性和经济性而被广泛认可,并形成了一套清晰的商业模式。除此之外,以电力为主要输出形式的其他类型如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等也逐渐显现出优势。
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投入运行的大规模新型储能项目装机总量达到了870万千瓦,这一数字比去年增长了110%以上,但该行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在材料、部件、小系统集成、大规模调度运用及安全防护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十四五”时期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将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级阶段推向规模化发展,为此我们需要多种措施来疏解行业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对材料、部件和集成产业链上下游技术研发投资,加快更新迭代速度,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我们还需继续构建完善国家政策体系,加速市场体系建设,为各类应用场景提供支持,从而稳步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化进程。
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参与国际竞争赛道的一部分,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在这个过渡阶段,我们坚持稳健前行,以创新为动力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用政策环境保障,期待能够推动高质量地发展新型存儲技術,为建立一个更加绿色、安全、高效的能源系统做出贡献。
标签: 地理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