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60年代,膜过滤技术问世,当时0.45微米的膜被认为是“除菌级”的过滤器,这种薄膜曾广泛应用于生物制品和液体药品的生产中,以去除细菌、酵母、霉菌和非生物颗粒物。美国FDA的一位科学家Bowman博士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即使是在0.45微米孔径下,也有一种名为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的微小细菌可以穿透这些滤膜。因此,为了提高过滤效率,工业上开始使用更有致密性的滤膜,如0.2或0.22微米。这类别的过滤器现在已经成为标准,并且还存在一种名为Leptospira licerasiae的小型细菌,它能够通过0.1微米的筛网,从而预示着未来可能需要进一步提升过滤标准。
那么为什么选择了定义为0.22μm呢?这主要是因为根据ASTM F838-15标准,如果一个过滤器能稳定地对抗挑战水平高达10^7cfu/cm²的大量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undimonas diminuta)并产生无菌流出,那么它就被认为是一个有效的除菌级别。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保证产品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稳定性,而且历史可追溯到巴斯德时代,但直至二次世界大战才得以商业化生产和应用。从最初的手工瓷质分离设备到石棉纺织材料夹层,再到现代薄膜技术,这一领域经历了三个显著发展阶段。
标签: 地理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