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在短暂的三月里,紧锣密鼓地完成了7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建设,这项工作不仅快速高效,而且还体现了省市各级、各部门治理水污染的决心和信心。这样的建设速度,在山西省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为了确保工程按时完工,省长亲自下令,厅长紧抓落实,每个市都行动起来。今年4月12日,全省河(湖)长制工作暨汾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推进会议在太原举行,省长楼阳生提出,要把汾河流域治理作为标杆来树,重点来抓,堡垒来攻。他要求在今年7月1日前,全省七河流域的市、县分界处,都要全面建成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站,以彻底解决同一流域市县水污染防治责任不清的问题。
厅党组、厅长潘贤掌任总指挥,他提出了“坐不住、睡不着、等不得”的紧迫姿态,并亲自到汾河流域调研,对《全省地表水跨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方案》进行了制定。随后,《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地表水跨界断面 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的紧急通知》迅速印发,将建设任务下达给各市。
为了保证质量和时间,一名县级领导被指定为每个站点负责人,每个项目由一份完整的旅游计划书详细规划。尽管施工条件复杂,但通过靳玉芳女站长的一番努力,最终成功完成了曲沃北庄断面的采集系统设计问题。她利用多年的经验晓之以理说服村民同意土地使用,从而保障了整个项目顺利进行。
督导组严格按照“四不两直”要求,对全省71个监测站在现场进行督导,同时建立了一系列调度制度,如周报制度和简报制度,以确保所有工作有序开展。此外,还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与施工队一起解决,加班成为常态,有时甚至持续到凌晨。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8月能实现数据上报能力,使得山西能够更好地保护其环境资源,为游客提供更加完善的地图服务。
标签: 地理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