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集镇的麦秸捆整治新篇章:从烫手山芋到抢手货
每当丰收季节降临,农民们面对的不仅是喜悦,还有一个长期困扰的问题——麦稻秸秆的处理。然而,在江苏仪征市的一个小镇上,这个看似无解的问题,却被巧妙地转化为了一种新的经济机会。
在这里,搂草机和打捆机成为了田间景观,他们穿梭在刚刚收割完的小麦田中,将秸秆收拾整理、压实,并进行打捆。几分钟后,一束又一束硕大的圆柱体“麦秸捆”便展现在人们眼前。这些珍贵的资源,不再是垃圾,而是价值连城的商品。
这些“绿色宝藏”最终被送往发电厂。在这里,它们不仅变成了“新能源”,而且成为了一笔可观的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的农民们意识到,秸秆不再是一种难题,而是一笔巨大的财源。
据统计,同样数量不同作物之下的苹果树枝条、玉米棒等都具有相似的热值,可以作为燃料使用。而这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带来的好处远远超出了其简单燃烧所能达到的水平。它既可以为农民提供额外收入,又能够增加就业岗位,使得整个社会受益匪浅。
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还能促进环境保护。一方面,由于含硫量低,可以减少大气污染;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替代传统煤炭,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我们构建绿色地球做出贡献。
基于这样的考虑,该镇大力推广了这项技术,并扶持经纪人购买相关设备。一举多得地解决了多个问题,同时开辟了一条增收之路,让这个小镇成为了其他地方学习借鉴的地方之一。
标签: 地理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