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爆炸事故后,废水处理厂成为最后一道防线。记者郭文生、任效良摄。
爆炸事故发生后,最担忧的事故点形成的深坑中有大量含氰化物和有机物的废水,加上可能的下雨,情况危急。环境应急专家组专家包景岭指出,雨水虽然清洁了空气,但大雨使得未清理完毕的废水更易泄漏或溢出。
天津市环保部门已针对周边区域降雨展开多项应急准备。环境保护部长陈吉宁亲自前往现场检查,并强调关注含氰废水安全处理问题,尤其在下雨时不能泄漏。
近日,在爆炸核心区内,有解放军和部队的防化团、核生化部队搜救生存人员及遗体,同时进行现场检测。由于无法进入爆炸点,不明确深坑周围情况;更不能采样分析含氰化物和有机物成分。
据了解,“8·12”事故共造成3个坑,其中一个大坑约为108米×80米×6米,存储6万吨废水,这些数据待进一步证实。
选定处理爆炸事故废水污水处理厂位于天津港保税区京门大道的是天津港保税区扩展区污水处理厂。这是经过再三斟酌选定的负责处理爆炸事故废水唯一一家污水处理厂,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其距本次事故爆炸点东南方2000米左右,是2005年完成项目一期建设、2008年完成项目二期建设,以平均污water日处理能力7000立方米,负责生活污water和工业waste water処理,其中生活污water占10%,工业waste water占90%采用SBR工艺可达一级B标准排放至渤海。
该厂已做好处置相关准备,并按照“四保障六监测”的方案执行,即通过4层保障措施无害化处置并进行6次监测确定达标后排入海中。此外,还增强了环节以确保安全有效地将所有监测均由环保部门负责,每层达到标准才能进入下一步,没有达到则重新处置直至达标。在现场看到第二层保障措施移动式专业臭氧氧化混凝活性炭吸附设备及配套管道基本安装铺设完毕,以及第一层保障措施移动式破氰设备即将开始工作。此外,一口市政井与事件地点之间存储着大量含氰废water,由此被封存在有限的一段市政管网中等待进一步操作何时开始?目前正在制订方案并报指挥部审定。一旦方案通过,将依据要求迅速解决问题。
标签: 地理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