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南京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大会上,市委杨卫泽没有仅停留于宏大的理念,而是通过手机与大家共同探讨蓝天与空气的美好。现场,与会者亲眼见证了南京作为环境“样板房”的精致表现,以及它与高淳相比的差距。在那片蔚蓝的天际下,我们感受到了心旷神怡,但更应意识到潜藏在安宁之下的不适。回顾2011年,南京在苏南五市中的生态环境评分曾经名列末尾;尽管得到了亚青团体的大力支持,但在最近一次全省空气质量排名中,南京仍然只能位列第五。这一现状,不仅令其作为省内首屈一指的窗口城市感到尴尬,也成为了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目标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正如绿水青山孕育金山银山一样,用高淳那片清新的天空作为镜鉴,无疑表达了南京未来的发展决心,即便是缓慢而坚实。
每当我们推开窗帘眺望,这个城市各区域都不能满足于自我设定的环境标准,而应当勇敢地拿出这份镜子,将谁的天空更为湛蓝、谁的空气更为纯净进行对比。拼凑起一个更加和谐的人间,让我们的行动既能追求经济增长、未来可期,也能够提升市民们的心灵幸福。这对于政府而言,是最直接关乎民生的承诺;对于官员们来说,则是他们政治事业上的宝贵成就。
标签: 地理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