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环保讲座背景下,灰霾不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还激发了环保产业的巨大商机。据预测,大气污染治理将推动多个高达百亿的细分市场增长,甚至有望达到千亿级别。资本开始关注清洁技术公司,其中尤其是那些能够有效减少空气污染的企业。"先行者必有所获",投资者如浙商杨东海已被雾霾问题触动,他计划投入空气净化器市场,以此为起点。他父亲年迈体弱,每当雾霾天,他病情便加剧,这让杨东海意识到这一领域潜在的大商机。
杨东海早已开始准备,一家生产空气净化器配件的工厂吸引了他的注意。他打算收购这家工厂,然后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产品。当资金筹措完成后,他面临技术、品牌等方面的挑战。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只要能抢先进入,就一定能获得成功。“你看好了,再过一两年,很多人家里都会出现空气净化器。”
除了生产空气净化器外,杨东海还计划开发带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这在国内尚未有人做到。而随着近期大规模雾霾事件,让人们对环保产业需求急剧增加,如苏州贝昂科技有限公司,他们因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而不得不加班加点生产。此类产品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此外,对于治理环境监测也是一片蓝图。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指出,“十二五”期间,将建设近1500多个PM2.5监测点位,而相关监测仪器市场规模将远超百亿元。业内人士预计2012-2015年内,国内将需要3000多台这样的仪器。
先河环保和聚光科技等“空气概念股”因其良好的业绩,也成为了投资者的热门选择。而未来几年的环境整治工作,其实更大的商机隐藏其中,从源头上严控、整治污染,将是未来治理环境方向所在,其间蕴含着更巨大的数字——万亿级别的大数据。这不仅是因为处理工业废氣市場,有幾千億市場規模,更是在於能源消耗模式之改變,以及對環境保護日益重視的情況下,是一個必選項。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涉及監測工具,更涉及燃煤發電脱硫脱硝、進口質量石油改善以及汽油標準提高等一系列環保措施,這些都將成為未來發展機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标签: 地理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