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黄河流域气象中心发布2023年黄河流域气候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23年,黄河流域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流域平均年降水量接近常年略偏多一成且时空分布不均,黄河流域陆表植被生态总体趋好。
2023年,黄河流域平均气温10.4℃,较常年偏高0.6℃,为1961年以来次高值;其中,上游和下游均为1961年以来最暖。降水总体“南多北少”,流域平均年降水量为520.7毫米,接近常年略偏多一成,时空分布不均。沙尘天气过程共出现25次,为2005年以来最多,5月至9月,流域出现14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53站次极大风速突破近20年历史极值。
报告显示,2011年至2023年,黄河流域植被生态质量呈向好趋势。生态质量指数由2011年的196.7提高到2023年的258.1,全流域实际生态质量最高值出现在2020年,2023年为近13年来第四高值。黄河流域空气质量持续好转,流域内重点区域生态质量持续改善。
黄河流域气象中心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及其反演产品,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及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展了监测评估,监测显示黄河流域陆表植被生态总体趋好。
在水资源方面,受降水等气象条件影响,2023年黄河宁夏段主河道水体面积为2000年以来最低;上游扎陵湖面积较近十年平均增大1.65%,鄂陵湖面积与近十年平均值持平。呼伦湖、岱海、乌梁素海和红碱淖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黄旗海减幅明显,晋阳湖和云竹湖略有减小,漳泽湖、盐湖和伍姓湖均略有增加。
在高原积雪和海冰方面,2023年青藏高原黄河水源地和若尔盖地区积雪面积分别比上年同期偏小2.1%、66.86%,莱州湾海冰持续天数、覆盖面积均呈下降趋势。
“总体来看,近十余年水热条件比较充足,有利于黄河流域植被生长和生态环境改善,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气象条件对黄河流域生态质量的影响日益显著。”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首席服务专家李梦夏表示,建议加强生态气象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建设,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的科技创新支撑,同时利用有利气候条件,强化云水资源开发,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周爱春 陈争 张玮责任编辑:)
标签: 地理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