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的背景下,生态环境部发起了一项全面的海洋垃圾监测项目,涵盖了全国的51个区域,并专注于近海的6个关键断面进行了微塑料污染的深入调查。结果显示,塑料废物是中国海洋垃圾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发现与国际上相似的研究报告持有共同点。尽管如此,中国近岸海域以及附近水域中微塑料和垃圾的平均密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在这一时期,一些曾经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如中华白海豚、布氏鲸和斑海豹等,在厦门湾、深圳湾和辽东湾等地重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此外,还有许多濒危鸟类,如鸭绿江口、黄河口和长江口周边滨海湿地中的各色候鸟,它们也成功回归到它们的自然栖息地。这一切都反映出中国不断加强对其近岸水域和沿岸地区生态保护措施,从而促进了人类与这些生物共享同一个家园。
据《2021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披露,整个2021年,中国在维护其 海洋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报告指出,大多数区域内的水质均符合国家最高标准,其中第一类水质覆盖面积达到了97.7%,比去年增加了0.9%;优良(一、二级)水质面积比例占比为81.3%,同比增长3.9%;此外,全体主要使用区域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环境质量,同时确保了经济活动不受阻碍,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保护我们的宝贵蓝色星球基础上的。
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来管理陆地与海洋资源,我们能够更精准地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已经看到了积极的一面——即使是在面对全球性的挑战时,也能逐步改善我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上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标签: 地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