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气候适应型农业 端牢中国饭碗

当前,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性挑战。作为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产业之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气候适应型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发布《我国粮食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现状、挑战与对策》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面总结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经验、成效及未来策略,并提出构建农业生产新格局,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对策。 有效适应气候变化 报告指出,近60年来,为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我国农业生产布局和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科学区划和调整作物布局,我国实现了气候多样性与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优化配置。 报告作者、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潘志华说,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高温、干旱、洪涝等不利影响,我国加强了抗逆性作物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报告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品种更新对产量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升,有效保障了粮食生产的稳定性。 潘志华介绍,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通过持续加强农田灌排工程体系建设,我国灌溉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均位居世界前列。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提高了耕地质量和粮食生产能力。报告指出,尽管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在不断增大,但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仍持续下降,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减灾能力建设功不可没。 报告预测,未来20年,全球气候变暖将持续,极端天气事件将呈增加增强趋势。我国作为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气候风险。高温、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将对粮食生产造成重大影响,可能导致部分地区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报告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后黄娜说,随着气候变暖,农业用水紧缺将不断加剧,耕地质量也将加速下降。同时,部分地区过度利用气候资源,导致生态系统出现退化趋势。这些问题将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报告指出,尽管我国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短板。南方地区灌溉条件相对较好,但仍有部分农田缺乏灌溉条件;北方地区抗旱排涝能力较差,有效灌溉面积比例较低。此外,高标准农田建设也亟待进一步加强,以提高耕地质量和粮食生产能力。 构建农业生产新格局 报告指出,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我国需要构建农业生产新格局,推动农业转型升级。通过开展新一轮农业气候区划工作,优化农业气候资源利用与种植结构;加强农业生态保护,促进生产生态协调发展。同时,要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有利因素,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 潘志华说,科技创新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我国需要加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基础研究,探索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评估的定量化方法;持续改良作物品种,选育耐高温、耐干旱、耐渍涝、抗病虫的优良品种;加强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等研究,为农业气候区划与作物布局提供科学基础。 报告显示,加强农情监测与农业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国需要优化农情监测与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建立气候变化与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系统;加强农情监测,提升农业气象服务能力。 黄娜认为,为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我国需要加强韧性农田建设。通过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提高农田灌排能力和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和粮食生产能力。 报告指出,应变性栽培管理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我国需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坚持动态调整原则,分区域、分作物构建应变栽培管理技术体系;推广节水灌溉、旱作农业、抗旱保墒、保护性耕作、排涝去渍等适应技术;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和种质库建设。 潘志华表示,加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与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是提高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重要保障。需要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建设;建立农业农村、气象、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之间的经常性联系机制;推动主要粮食作物政策性农业保险全覆盖;加强数据、产品和信息共享,共同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和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业务。 潘志华说,气候适应型农业建设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与作物种植结构、选育抗逆性作物品种、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措施,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面对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我国仍需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加强韧性农田建设和改进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工作,以推动我国农业向更加可持续、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