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行为,并提升规范化水平,南通市生态环境局近年来开展了针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的专项整治行动。为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并增强全社会的生态环境法治意识,现在公布四起典型案例。以下是其中四个案例:
首先,有一名叫周某的人涉嫌伪造印章制作虚假监测报告。他在2024年5月被发现,他伪造了两份废气自行监测报告,其中两个采样时间和废气排放速率完全相同,明显有复制痕迹。在现场核查中,被发现该公司曾经将工段及其排口位置进行变动,而风机风量也从29200m3/h降至6100m3/h,这表明两次监测都是不合理的。调查结果显示,该公司与一个第三方监测单位之间存在一个中介人周某。该中介人在没有告知真相的情况下带领无关人员进入公司进行所谓“自行监测”,然后使用电脑图像合成技术伪造公章和数据生成新的报告。
其次,还有一起关于南通某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出具虚假报告的事故。在上级交办的问题核查期间,该公司的一份名为(2022)环检(某)字第(20220454)号的报告被发现存在问题。这份报告包含了多种类型的监测,但实际上当天并未进行夜间噪声监测。此外,原始记录单上的签字均由同一人邹某写成,而邹某否认参与夜间噪声监测。这意味着这份报告中的夜间噪声数据是经过篡改。
再者,有海门某机动车辆检测有限公司违规操作事实。一位执法人员在检查该公司时发现,他们在测试车辆功率时故意改变关键检验条件,以避免油门踩到底可能损坏老旧车辆,从而使得实际检测到的轮边功率远低于规范要求。这导致出具了一份合格检验报告,但违反了相关规定。
最后,还有一起发生在启东市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一名员工疑似替换其他车辆进行尾气检测,并且当执法人员到达时,他们迅速拔掉违规取样管并丢弃。这一起事件揭示了潜藏的问题,即一些检测机构可能会利用技术手段或欺骗行为来逃避责任。
这些案件都体现了现代科技如何帮助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效率,以及跨部门合作如何有效打击弄虚作假行为,同时也提醒企业需要更加重视自身作为污染防治主体的责任感和甄别能力。而对于那些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失职者的处理,将依照法律条款严肃追责。
标签: 地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