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行为,并提升规范化水平,南通市生态环境局近年来开展了针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的专项整治行动。为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并增强全社会对于生态环境法治意识的认知,现在公布四起典型案例。
首先是周某伪造印章制作虚假监测报告案。2024年5月,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在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核查时发现,该公司上传的两份废气自行监测报告中存在数据雷同疑似复制的情况。经现场核查和深入调查发现,该公司与第三方监测单位之间存在一中介人周某,他利用电脑图像合成技术伪造公章、编造监测报告提供给该公司。此事被移送公安机关立案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其次是南通某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出具虚假报告案。在上级交办问题核查期间,该局发现该检测公司出具的一份名为(2022)环检(某)字第(20220454)号的报告存在较多问题。通过询问采样人员、查询车牌号及原始记录单,最终发现该检测小组长邹某签写了夜间噪声监测相关数据,但实际上未进行夜间噪声监测。这次违法行为违反了《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被责令改正并处罚款。
再者是海门某机动车辆检测有限公司涉嫌出具虚假报告案。在对该单位进行执法检查时,执法人员发现该单位在车辆检测过程中故意改变关键检验条件,并出具合格检验报告。这次违法行为违反了《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规定,被处以罚款同时没收违法所得。
最后是一个启东市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涉嫌出具虚假报告案。当地信访交办信息指称该公司可能存在车辆尾气检测替检情况。经过突击检查,一名员工试图销毁相关证据,但被捕捉到照片和视频中。此事正在进一步处理之中,其后果将见诸实践。
这些典型案例展现了现代技术在生态环境执法中的应用,以及跨部门联动打击弄虚作假行为的心得教训。在此过程中,不仅企业本身受到批评教育,还加强了行业内诚信建设,为整个行业形成了一种震慑效应。而且,由于自行检测往往时间较长,加剧了执法检查难度,这提醒我们要利用园区进出卡口等手段提高执行力度,从而实现有效震慑和倒逼企业规范自律,以促行业良性发展。此外,对于隐蔽性高且专业操作要求严格如机动车检验等领域,我们需要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执行效能,以确保精准科学办案,同时具有示范引导作用。
标签: 地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