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环保主题教育活动:陈集镇田间秸秆打捆成果——从“烫手山芋”到“抢手货”,一场生态环境改善与农民增收的奇迹
在江苏省仪征市陈集镇,一场关于秸秆综合利用的革命正在quietly发生。每当丰收季节来临,麦稻秸秆成为农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但是,在这里,这个问题被巧妙地转化为了一种新的经济机会。
图中所示的是陈集镇田间打好的麦秸捆,这些捆绑紧实的圆柱形物体不仅美观而且实用。它们将被送往发电厂,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荒野焚烧或堆积在田埂上。
据统计,麦子和其他作物的残骤含有大量热量,可以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一吨麦秸可以产生15000千焦耳热能,比煤炭高出50%。此外,它们还含有丰富的氮、磷和钾元素,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采用机械化收割技术,小麦茬留下的高度控制在15厘米以内,既保证了土壤修整,又提高了劳动效率。此外,这项技术还促进了小规模合作社之间的合作,使得一个由薛钰领导的小型合作社能够扩大其业务范围,并建立起与上海电气天长分公司的大规模供应关系。
为了支持这些创新举措,政府提供了资金援助和培训,为薛钰及其团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在新的一年里,该合作社计划购买更多设备,以进一步增加其能力并扩大市场份额。
随着时间推移,这项科技不仅改变了农民对废弃材料看法,还带来了经济收益。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变废为宝,让原本可能会浪费掉的小麦残骥变成了有用的资源。
标签: 地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