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以其坚定的决心和不断的努力,正在向生态文明迈进。作为这座城市的一份记忆,本地记者张立与通讯员王炎军共同见证了新密从一个曾经以煤炭为主导的城市,到现在致力于改善其生态品质的转变。
在这条道路上,新密市做出了许多创新之举。例如,它成为全国县市中第一个实施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再利用项目,并实现了城乡垃圾循环利用。这一成就是通过7000多名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来实现的,他们不仅负责全天候的城乡清洁工作,还率先推行了城乡环卫保洁一体化。
每天早晚,8辆专门用于回收餐厨废弃物的车辆会两次前往480家饭店,将产生的大约30吨垃圾运送回处理中心。在那里,这些废弃物被转化为宝贵资源,使得整个城市都能实现餐厨废弃物“日产日清日处理”,并且在全国范围内领先。
2012年6月,该项目开始建设,而到了2013年1月,便已经建成并投入试运行。此后,再无“地沟油”的出现。而此前,又有新的设施建立起来——全国县市中首家生活垃圾处理中心。这项几乎“零排放”的项目,在几天前正式投入运营,其核心设备能够将脏兮兮的垃圾消化成干净整洁的地砖、再生塑料颗粒以及沼气等,只留下不足5%残渣。
这种包括分拣、厌氧发酵、热解制砖等多个环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模式,在全国县级城市中尚属首创。长期以来,填埋和焚烧是解决生活垃圾问题的手段,但这些方法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如环境污染等。而新密市通过总投资1.57亿元,不断完善其无害化处理流程,其中包括称重计量、综合分选等七个部分,最终生产出如金属材料、塑料颗粒及沼气燃料等多种产品。
此外,全社会还开展了一场名为“清洁家园美丽乡村”百日行动,这项活动累计投入2.86亿元,对农村进行彻底整治,从而改变了农民们对家庭环境的看法。今天,如果走进任何一个村庄,可以看到干净整齐的小区住宅、新绿遍布的小路,以及各类公共设施,而这些都是由于政府严格监管和持续投入资金所导致的一系列变化。
为了维持这一状况,每年的环境卫生支出已超过5000万元,全市共有7500名环卫工人,每个村民组都配备专人负责定期清扫保洁工作,使得整个地区管理得像同样精细的心理健康服务区域一样。在这样的努力下,新密成功地打破了传统管理方式,为其他地方树立了一面榜样。
标签: 地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