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这个秋天的故事不同于以往。作为一个拥有30万亩农田的重要粮食产地,颍州区通过全力以赴的努力,不仅实现了“不着一把火,不焚烧一处秸秆”的目标,更是深刻体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心得体会。
为了确保这一目标能够有效实施,颍州区各部门和乡镇之间形成了紧密合作的良好机制。环保部门负责加强执法检查,及时收集信息并进行通报;农机部门则推广机械化粉碎旋耕还田技术,加强对农机作业的监督管理;公安机关依法打击蓄意焚烧秸秆造成严重后果的人行为;监察部门则对各地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监察,并对存在问题的地方追究责任。
此外,在鼓励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颍州区政府也提供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在国家购置机械补贴基础上,每购买价值25万元以上的大型收获粉碎一体机,就可获得额外3万元补贴,并享受每台4000元作业补贴。此外,对于15万元以上的秸秆打捆机,还有两万元补贴待遇。而对于其他如铡草、揉碎、粉碎等用于加工秸秆的小型设备,每台都能得到2000元补贴。
这样的举措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也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了一份力量。这背后的故事,是关于我们如何在追求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关于我们如何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标签: 地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