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南京生态文明建设动员大会上,市委杨卫泽没有进行宏大的演讲,而是拿出了手机与大家共同探讨了清新的蓝天和洁净的空气。当时,与会者们在这片环境“样板”区域中,深刻体会到了生态文明的精髓,并对比出了一定的差距。在那宁静而美丽的天空下,我们感受到了心灵上的舒畅,因为有了幸福感才能够激发改善环境的决心。然而,在那蔚蓝的大幕下,我们更应该面对现实挑战。回顾2011年,南京在苏南五市中的生态环境评分名列尾端。而即便得到了亚青(可能指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帮助,最近全省空气质量排名中南京仍然位居第五,这对于一个作为省内首个“窗口”的城市来说,是不应有的形象,也是成为未来7年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所面临的一个巨大阻碍。
没有绿水青山,就无法拥抱金山银山。借鉴高淳那片蔚蓝的天空,让我们明白了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宁愿走慢一些,也要做到实实在在地行动起来。每当打开窗户观赏自然,每个地区都不能满足于仅仅保持自己的环境条件“还可以”,而应该勇敢地拿出镜子,对照一番,看看谁能拥有更为绚烂多彩、更为清新宜人的天际线,更为纯净透澈、更易于呼吸的地球之肺——我们的空气。
拼建造生态环境,就是拼创造经济繁荣、拼谋求未来繁华、拼提升市民生活质量。这正是政府最重要的民众福祉,也是官员最可贵的心得成果。
标签: 地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