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小故事简短大全绿色建筑湖南试点先行者

中国环境报讯,澳大利亚·长沙绿色建筑研讨会在近日举行,标志着两国在绿色建筑领域的深入合作。澳大利亚驻广州总领事杜恪然率团携带了包括理事会成员和10家知名建筑企业的代表,共同探讨如何推动湖南绿色建筑项目的发展。杜恪然及其团队对湖南政府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要求表示赞赏,并表达了他们希望与长沙市政府进一步合作的愿望。

尤其是在教育和办公场所方面,他们认为有许多潜在机会可以实现双方的利益共赢。例如,与澳大利亚类似,中国交通和建筑行业也占据了社会总能耗的大约33%。作为建设“生态城市”的核心城市之一,长沙面临着节能减排等一系列挑战。

2009年10月,在两国签署了一份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合作备忘录之后,这种合作便开始展开。在此基础上,加强绿色建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成为了重要议题。此外,由于其卓越表现,长沙获得了全国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城市的地位,并计划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大规模试点工程。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试点工程将涵盖超过368万平方米的面积,将为其他地区提供宝贵经验。此外,一批新的绿色建设项目,如博物馆、图书馆、音乐厅等,也即将进入规划阶段。

据杜恪然介绍,不仅如此,2010年澳大利亚在这方面投入180亿澳币,是全球最大的投资者之一。而他们设定的星级评级系统,使得最高标准达到六星级认证,有400万平方米被认证,有800多万平方米登记认证。这一点不仅体现出政策制定者的决心,也激励更多企业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

实际案例显示,在相同自然条件下,只要采用环保材料并采取节能设计原则,即使是同样规模的小型住宅,其能源消耗可以降低至原来水平的一半,而水资源使用量则可能减少70%以上。而对于学校来说,如果能够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绿色校园,那么学生成绩提升幅度甚至高达12%,对于医院而言,更是提高病人康复速度22%左右。

然而,为何尽管环保意识日益普及,但仍有一段距离需要跨过?答案或许隐藏在我们对传统产业模式以及市场机制理解之中。在清华大学这样著名学府的心智实验室里,或许已经有人揭开这些谜团。通过科学研究,我们了解到正确设计和实施这样的改变确实是一项复杂且需要时间的事情。但正如历史上的每一次变革一样,它们都是前进道路上的必经之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