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一条狭长水道,马六甲海峡现在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但近来海盗活动猖獗,交通秩序混乱也让它成为越来越不安全的水道,寻找替代的运输通道成为许多国家的关注点,因此在克拉地峡开凿运河的计划又一次被提出。克拉地峡的地理位置在哪?它的开通会给东南亚的海上贸易格局带来怎样的影响?从17世纪暹罗王纳莱开始,在泰国的克拉地峡中开凿一条运河的构想谈了300多年。真正的提出者是曼谷王朝五世王朱拉隆功(1868—1910年在位),他是一位力主革新的国王,曾遍访欧洲为泰国引进西方的先进科技。当时的国际海运业已有了相当的规模,因此开凿克拉运河让太平洋与印度洋间海运航道便捷的构想便应运而生。但是,那时国际间协力兴办巨型工程还不成时尚,单靠泰国的实力绝难胜任。接踵而来的则是一战、二战、冷战和印支战争,更使泰国难以顾及此事。
在那之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泰国总理差瓦利·永猜裕和2003年的总理他信·西那瓦等,诸多泰国主政者都重复着同样的议题。直到近年来马六甲海峡日益拥挤,以及地缘因素,开挖克拉地峡运河再次成为泰国热议的话题。
标签: 地理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