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南洋”,通常多指东南亚一带。有学者考证,早在汉唐时代,中国人即已开辟出游弋至印度洋的航路。宋元以降,东南沿海开始有商人移居南洋。明代郑和下西洋后,南洋地区聚居的以闽粤移民为主的华人日益增多。19世纪中叶,随着清朝海禁结束,面对凋敝的乡村经济和人多地少的生存困境,为了谋生和追寻财富,大量东南沿海居民以自由民及契约劳工身份等陆续漂洋过海,催生出轰轰烈烈又充满艰辛的下南洋大潮。
19世纪60年代新西兰南岛发现储量丰富的金矿后,开始见证广东籍矿工的涌入。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和财富机会,他们不畏海路艰险,背井离乡,有些则是美洲和澳洲转战而来,从新西兰惠灵顿、达尼丁、奥克兰等港口登陆。图为奥克兰港口。
拍摄时间/1906年
摄影/亨利· 文克尔曼
奥克兰图书馆
乔治·格雷特藏集:1-W1412
拍摄时间/1906年
摄影/亨利· 文克尔曼
奥克兰图书馆
乔治·格雷特藏集:1-W1412
一条少有人行的“下南洋”之路
实际上,在上述的狭义“南洋”之外,还有一个更为广义的“南洋”,指向更加遥远的南半球,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及附近的南太平洋诸岛。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遣特使巡察“南洋”华人社会和贸易情况,足迹便远达澳洲。1908年,驻京德国公使也曾请求清政府外务部在萨摩亚设立领事馆以管理当地已出现的契约华工。
标签: 基础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