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区域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整理访中科院地理所龙花楼博士 编者按 作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增加耕地面积的重要途径,土地整理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应该注意到,我国地域辽阔,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这导致在同一时段内含有不同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正因为如此,土地整理绝非一个单独事件,而是与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体制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土地整理与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体制系统具有怎样的关系?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影响下的区域土地利用形态的差异,将使区域土地整理模式和内容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不弄清楚,土地整理不但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还有可能适得其反。龙花楼博士认为,作为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综合研究的新途径,将区域土地利用转型研究与土地整理相结合,将能够回答这些问题,从而科学地指导土地整理工作。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坚定不移地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但是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远未达到优化水平,农业土地利用规模不经济,效益低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耕地不可避免地向非农用地转移。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土地整理加以解决。而区域土地利用转型是进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综合研究的一个新途径,将它与土地整理相结合,将会进一步促进我国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 未来土地管理的任务将更多体现在土地整理方面 记者:我国土地整理工作很早就已经开展了吧? 龙花楼:像国土开发与整治、土地复垦、旧城改造等工作很早就已经开展,但土地整理概念的正式提出还是以199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为标志,即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按照土地利用计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调整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可利用土地数量,确保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率良性循环。 可见,现阶段的土地整理开始关注与土地整治相关的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 记者:当前,土地整理主要是对农用地的整理,对吗? 龙花楼: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远未达到优化水平,农业土地利用规模不经济,效益比较低下,在市场经济下,耕地不可避免地向非农用地转移。这些问题都可通过土地整理加以解决。因此,我国未来土地管理的任务将更多地体现在土地整理方面。 现阶段我国的土地整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它既包括农用地整理又包括非农用地整理。狭义的土地整理,仅指农用地整理。 土地整理是在耕地严重流失的形势下,为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而正式提出的,农用地整理是目前我国土地整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我认为当前农用地整理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改善土地质量、灌溉条件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土地破碎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通过重新配置土地资源,形成合理、高效、集约的土地利用结构;通过全面完善土地生产条件,促进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和规模化。 土地整理不能脱离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体制系统的框架 记者:什么是区域土地利用转型? 龙花楼:就是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在时序上的变化,区域土地利用形态是指在特定时期内由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结构。由于区域土地利用形态通常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相对应,区域土地利用转型通常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型相对应。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显著,这就决定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程度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在我国,这样一种现象比较普遍:由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而导致在同一时段内含有不同土地利用转型阶段。因此,土地整理在任何时候都发生在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体制系统的三重框架之内。 记者:您的意思是说,土地整理在任何时候都与这三个系统相互制约?能具体讲一讲吗? 龙花楼:自然系统指的是以植被和土壤为核心的地表自然环境,经济系统可以理解为土地利用系统,而体制系统则由相互作用的私人和公共部门共同组成。 通常,这三重框架是相互关联、共同起作用的。任何形式的土地利用活动都或多或少地对地表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地表自然环境也同时反作用于土地利用活动方式,这种反作用有时候以极端的形式出现,比如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将会使土地利用系统受到直接打击。地表自然环境的变化往往表现为自然资源的衰竭,如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以及环境的变化,如土地沙化、盐碱化。当这些问题足够严重以致于引起公众的关注时,体制
标签: 基础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