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气候事件我们应关注什么

周兵刘蕊

提到厄尔尼诺事件,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全球变暖、气候异常、气象灾害、暖冬等。的确,我们需要从科学的视角,弄清楚厄尔尼诺事件的含义和影响;同时,在审视厄尔尼诺事件问题上,我们或许可以思考出看待其他气候事件的认知方,便于我们科学认知看似遥远的气候事件,了解其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哪些角色、发挥哪些作用。

作为一种自然发生的大规模气候现象,厄尔尼诺引发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洋温度波动,以及热带上空的大气环流变化,其发展对全球季风强度、热带外大气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及位置、我国气温及降水等都有重要影响。可见,无论居住何地,天气气候状况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发生在遥远海洋上的气候现象,可以通过大气对我们产生近在咫尺的影响。那么,反观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机理和影响范围,我们可以从中思考到哪些认知气候事件的方?

对于气候事件,要用大气遥相关与波动理论的眼光看待。小到某时某地出现的某一天气现象,大到影响全球的气候事件,都不是孤立的,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在不同站位和视角,其结果会有所不同。厄尔尼诺在不同的阶段,对环太平洋国家或地区的气候影响有很大的差异。用发展的眼光看,气候事件的影响不会立即显现,即使事件衰减结束,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乃至可能带来的气象灾害风险还在路上,厄尔尼诺次年对我国汛期降水和江淮流域梅雨的影响,有重要的预测前兆。

厄尔尼诺事件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天气系统,也并非一次孤立的气候事件,其发展要看热带大气的响应,即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是否异常升高,南方涛动指数是否异常变成负值,大气对它的响应有没有显现出来,这是年际—季节尺度的重要信号。在气候系统中,并不只是海洋和大气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不同圈层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影响地球的气候状态。当我们关注某地出现的某一个天气现象或气候事件时,不能以孤立的眼光看待,而是应以联系的眼光分析。赤道中东太平洋沿岸的海表温度异常升高影响着全球气候,格陵兰冰盖的融化背后也有着各个地球圈层活动的“痕迹”,透过一个个孤立的表象去看天气现象或气候事件,才能发现其发生机理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站在不同的视角,厄尔尼诺事件的意义也有所不同。在气象工作者眼中,厄尔尼诺事件是热带太平洋最显著的年际预测信号,能通过遥相关在热带北大西洋引起显著的海温异常,进而影响周边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在公众普遍认知里,厄尔尼诺事件是“坏天气”,可能会带来灾害。在经济学家的眼中,厄尔尼诺事件是影响全球大宗商品、国际经济形势的变量。在决策者看来,厄尔尼诺事件以及基于此的气候预测结论,是部署防灾减灾工作的先导。因此,看待同一个天气现象或气候事件,切换不同的视角,可以得到更多有效的信息。

然而,厄尔尼诺的衰减或结束并不意味着其气候影响的结束。根据历史资料统计,厄尔尼诺次年往往是我国夏季气候最为异常的年份。随着厄尔尼诺事件的结束,印度洋海温的升高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重要影响,热带太平洋和热带印度洋的相互作用,可以继续对我国的气候产生影响。因此,某一个天气现象或气候事件的结束,其影响和即将带来的灾害风险可能在路上,防范和应对风险的意识不能松懈。

天气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关注天气和气候,需要用联系、发展、的视角看待和思考天气现象或气候事件,这样才能更精准决策,使生活更美好、生产更顺利。

(责任编辑:张明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