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达标却如影随形的帽子节能环保图片中它似乎永远披不下扰民的外衣

居民们纷纷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留言抱怨,但执法人员回复称,问题并不简单。他们告诉记者:“‘达标扰民’,一旦遇上,就意味着一场‘拉锯战’开始了……”

目前常用的解决办法是调解,但效果参差不齐。一位生态环境一线执法人员无奈地说:“我们给信访人聊累了。” 反复投诉怎么办?继续调解,“耗时一两个月,甚至一两年”。这让基层人手有限的执法人员感到沮丧。

问题难以解决的根源在哪?专家认为,标准制定得不合理是一个重要原因。“同一个污染源,在背景声很高的环境下可能就被遮盖了,而在背景声很低的时候就会凸显出来。”为了真正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利用标准结合实际找到科学的评价方法。

但噪声“达标扰民”的情形中,有很多具有偶发性和瞬时性,这些难以通过标准去限定。此外,还有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审批不足够考虑到噪声影响、现有的减振降噪技术无法达到人们预期等因素。

针对不同情况的噪声“达标扰民”,各地想了不少好办法。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一家商场楼顶空调外机运行声音成了周边居民烦恼。南通市通州生态环境局分三阶段解决了这一难题,最终商家同意晚上8点关机保证居民休息时间。

深圳尝试直播式执法,让公众从多方视角看待事实,也提高了公众对执行部门努力认同感。但即便如此,为何仍然有人抱怨?因为绝对安静是不可能存在的问题,每个人的忍耐度和期待值都不同。新《噪声法》体现出的是更注重“扰民”而非仅仅达到国家标准。

政策正在逐步指明方向:重视源头防控、严控新增,《“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细化交通基础设施选线选址要求,并鼓励低噪声工艺和设备研究开发推广应用。针对历史遗留问题也提出了暂停审批新增建设项目或者提出控制削减计划并组织实施。而对于相关标准也不完善的问题,交通运输及社会生活等方面正在研究制定新的标准。

虽然解决之道未竟,但各地必须用实际行动回应公众疑惑——是否有方案、进展如何,以及这个循环还要持续多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