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晚,当胖妮下班回到家时,黑色的风衣上满是尘土,她拿出手机,拍了一段“今天北京沙尘暴有多可怕”的vlog,感叹“这衣服还能要吗?”也是10日晚间,“北京沙尘暴”词条冲上微博热搜。根据北京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实时监测数据,4月10日23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AQI)一直维持在500,污染级别达到6级,首要污染物为PM10和PM2.5也达到了316。
事实上,我国多省份目前均受到沙尘侵扰。中央气象台4月10日18时继续发布了扬沙或浮尘天气蓝色预警,对京津冀等18省区市进行了影响警告。图为4月11日上午,在被吹起的大量沙粒中摄影师文雯捕捉到一幅名叫“国贸”的景象。
很多人感觉今年北方的沙dust天气似乎格外频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吴成来。他表示,不支持“今年比往年偏多”的说法,因为需要严格定义,比如说具体对应于哪个时期、相比哪些年。“一般说偏多或偏少,都对应于一个多年的平均水平。”
吴成来告诉记者,即便如此,这一年确实在直观感觉上的确较去年更多。不过事实上前年的春季,也曾经发生过许多次这样的事件。他提醒大家,每年春季我国北方都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所以对于未来是否会再次出现这类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各项因素,并关注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情报。
对于我国春天易发生这种情况,他解释道,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每当冷暖交替期间,我国北方常常出现大风,因此容易引发这些自然现象。而且,如果源区降水不足或者植被覆盖减少,那么这些条件就更有利于形成高强度的风暴系统。
他指出,此刻已经可以看到一些积极迹象,比如防护林建设和荒漠化防治工程已经取得显著效果,但仍需时间和持续努力。此外,他强调虽然不能确定未来是否会再次发生类似的情况,但可以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评估风险并做好准备工作。这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挑战,也是一种机遇——用科技与自然共存,用智慧去征服每一次逆境,以此创造一个更加宜人的生活空间。
标签: 基础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