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近期举办的环保研讨会上了解到,《“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战略规划》即将面世,以加速缓解人民群众对噪声污染问题的关切。生态环境部清新办公室主任李明在会议上详细说明了这一情况。
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声音环境质量整体改善,但民众关于噪声扰民的投诉持续增加。生态环境部门全国环境保护信访受理平台共接到了超过46万件公众投诉,其中针对噪声干扰问题占比高达48.5%,成为最多投诉类别之一。
李明强调,推动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噪声困扰,是维护绿色家园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国家颁布了新的《工业企业排放标准》,这标志着污染控制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将更加全面地覆盖各个领域和行业。
中国环保监测中心副主任张伟介绍,这一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实施严格的噪声污染控制措施,基本掌握主要来源的影响状况,不断完善相关管理体系,加大责任落实力度,并逐步提升整体治理水平,以此来改善城市及乡村地区的声音质量。
与会专家指出,我国在科技支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于建筑隔音性能有所提高,同时铁路交通领域也实现了技术创新,有助于减少传统交通方式带来的噪音污染。
噪声污染防治涉及日常生产生活和各种社会活动。源头控制是有效应对这种类型污染的一个关键因素。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赵红梅提醒,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在每个人都承担责任、参与其中并直接受益的情况下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抗击声音侵扰氛围。
标签: 基础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