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秋冬钢企限产差异化落地关注点人物视角探究

事件

10月16日,生态环境部等16个机关部委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对此我们进行深度分析。

分析

行动方案中提出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与之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去年的目标。今年的计划要求“2+26”城市在秋冬季期间PM2.5平均浓度减少4%,重污染天数减少6%;相比之下,去年的目標是PM2.5减少3%,重污染天数减少3%。考虑到去年秋冬季的空气质量改善效果不佳,这次限产政策将直接影响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因此今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执行层面存在趋严预期,对钢铁、焦化企业生产产生了显著影响。

关注年度钢企差异化限产效果。在实施限产方面,该行动方案强调了差异化应急管理策略,其中A级企业(拥有全国领先水平生产工艺、较高污染治理水平和排放强度)可以在重污染时段免除采取任何措施,而B级企业(达到省内标杆水平)则需要适当调整其减排措施。此外,“2+26”城市中的唐山市已经公布了钢企分类结果,其中31家钢企中有两家被归类为B类,其余均被分为C类。鉴于唐山地区环保治理标准在该区域内具有领先地位,我们推测其他城市可能也以C类为主。

2018年以来,环保部门多次明确禁止环保限产“一刀切”,因此这一次采暖季期间,将继续实行差异化限产,并且由于本年度气象条件受到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使得整体偏向于更恶劣的情况,更频繁地发生重污染天气。这意味着B及C级别的钢企将会更加频繁地进行短期限产,从而值得关注这种差异化限制措施是否能够有效。

焦炭行业面临较大的压力,与此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根据《行动方案》,河北省需压缩焦炭生产能力300万吨至1000万吨,以及山东省需压缩1000万吨至1031万吨。在四季度执行情况上,由于山西省并未全部实施这一 压缩指标,其对市场供给造成实际影响更多。而对于河北、山西和山东三个省份来说,加快淘汰炉龄时间较长且炉况较差的高度超过4.3米焦炉工作也将对后续焦炭供应能力产生阶段性冲击。此外,在这些省份逐步实施削减计划之后,四季末焦炭价格中枢可能出现上升趋势。

风险提示:如果执行情况低于预期或者政策调控发生变化,都可能导致相关行业面临额外挑战或机遇变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