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七日,在中国西宁召开了“藏羚羊保护十年回顾暨中国四大自然保护区研讨会”。这次会议标志着新疆巴州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负责人达成共识,未来将加强合作,以共同维护濒危物种藏羚羊的生存环境。
在这个季节,母藏羚羊们在卓乃湖畔产下幼仔,并带着新生命开始新的旅程。从可可西里到三江源头,从阿尔金山到羌塘草原,它们遵循季节的变化迁徙,这片面积超过5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横跨1600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相邻自然保护区群,相当于一个法国的大陆。
这四个位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的地带,其生态环境脆弱,是多种珍稀野生动物如藏羚羊、野牦牛和藏野驴等栖息地。在研讨会上,四位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致力于对这些珍稀生物及其栖息地进行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以期为“世界屋脊”打造一个充满生态乐园的地方。
根据可可西里管理局局长才旦周介绍,这些地区将建立联防协作轮值制度,加强互访交流学习;每年开展联合巡山巡护、栖息地保育科学研究人员交流信息互通协同办案及生态教育等活动;还将建立联络员制度,每季度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并随时向其他区域报告重大活动案件线索等重要信息。
20世纪80年代,由于巨额利益驱使,不法分子在此地区进行疯狂盗猎。因此,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数量锐减至仅剩2万只。但1999年,“一号行动”成功实施后,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大规模反盗猎行动被发起。此举不仅挽救了这一区域内大量生命,也让人类对于如何更好地与野生动植物共存有了更深刻认识。
标签: 基础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