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探索中华传统国学常识100题(含答案)

探索中华传统:国学常识100题(含答案)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国学不仅仅是一门历史知识,更是我们对文化底蕴的一种探索。它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行为习惯以及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层次联系。以下是一些关于国学常识的案例和问题,以帮助你加深对这门学科的理解。

“天人合一”这一概念源自哪位哲学家?

答案:庄子

中国古代最早的史书是哪部?

答案:《尚书》

“读书千卷,但须精悍之士。”这句话出自谁口?

答案:孔子的弟子颜回

《易经》又称“《易·周易」》,主要分为几部分?

答案:六十四卦和十九图

孔子提出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这被称作什么伦理道德原则?

答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反求其义”,也是儒家的仁爱主义核心思想之一。

“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指的是什么?

答案:“仁、义、礼、智、信”

“大乘佛教”起源于印度后来传入中国,是由哪位高僧将其带到中国?

答案:菩提达摩(或译为达磨)

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文并茂”的典范作品有哪些著名诗词集?

答案:《唐诗三百首》、《宋词四大家集》等。

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最著名的是什么制度?

答 案:律法制度,如《周公问》,以礼治民,并建立了司法机构如刑狱府。

10._清初政治家王阳明主张的人格理论是什么?

答 案:心性双元论,即认为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本质纯净无暇之物—真心,与外界污染交杂而生出的假象—客心相区分。

通过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国学并不仅限于过去,而是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模式。在学习过程中,不妨多做一些实践,比如尝试写一篇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文章,或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一些国语里的成语,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这门艺术背后的文化智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