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024年第二批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典型案例,涉及无线环境监测的眼光。为了营商环境的优化和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提升,赣州市生态环境局于2021年12月31日出台了《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并在2022年9月23日进行了清单调整至26种情形。这次公布了5起符合清单规定的情形,不予处罚的典型案例。以下是其中五个案例:
案例01:未批先建宠物医院
一、案情简介
2023年6月1日,赣州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某宠物医院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医院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并擅自开工建设使用。经执法人员现场指正,该医院停止建设,并承诺在未取得环评审批前不再建设。
二、查处情况
该医院违反了《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其行为危害后果轻微、及时改正且未造成污染后果,可适用免罚清单情形。因此,该公司违法行为被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和相关规定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
三、启示意义
“首违不罚”、“轻微违法不罚”的包容审慎监管方式有助于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优化,让执法人员说理式执法,更好地提高行政执行质量。
案例02:口腔诊所无证使用放射性射线装置
一、案情简介
某口腔诊所购进了一台CT机,但未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在提供免费服务时被发现存在无证使用Ⅲ类射线装置的问题。在接到责令整改通知后,该诊所立即完成整改。
二、查处情况
该诊所未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使用Ⅲ类射线装置从事医疗活动,-violated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防护条例》的第五条规定。但鉴于其行為危害後果輕微、及時改正且無環境污染後果,被依据相关规定作出不予行政處罰決定。
三、启示意义
普遍加强对民营经济主体的普法律规宣传工作,加强指导帮助他们做好辐射安全管理,为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做出了贡献。
案例03:宠物公司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问题
一、本事件简述:
某有限公司生产过程中部分危险废物容器和包装物没有按照规定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在执法人员当场指出的问题下,该公司立即将标志贴上去。
二、本事件处理情况:
该公司未按规定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的问题属于首次发现并能及时改正,无需进行行政责任追究。此举体现了严格遵守法律同时又展现温暖人心的一面,有助于构建良好的营商氛围。
三、本事件启示:
通过普遍开展普法律规宣传活动,对企业提供建设性的指导,使之规范生产经营活动,有利于提升整个行业合规意识,从而为营造更加顺畅高效的市场运行提供保障。
案例04:食品厂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不足
一、本事件简述:
根据移交信息,一家食品有限公司因编制但没有向地方政府备案的突发应急预案遭到了调查。当事方已组织风险评估并修订预案,但疏忽大意忘记补办备件手续。
二、本事件处理情况:
该公司虽有上述错误,但已经积极采取措施纠正,同时还没引起任何损害或威胁,因此根据相关政策,被判定为可以免除此次犯错后的惩戒,以鼓励企业主动履行自身义务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同时也体现着公平合理的人文关怀精神。
三、本事件启示:
通过实施相应措施来支持企业正确理解法律要求,从而推动所有参与者共同努力实现一个更加健康更美好的生活空间,这样的策略既能有效地增强执行力度,也能够使得各方面都受益匪浅。
案例05: 污水处理厂监测不足
一. 本件事实概述
由于外部监督机构移交的一个问题点,一家污水处理厂在雨季期间曾缺乏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进行自我监测的情况发生。一旦这项失误得到确认,该单位便迅速采取行动针对雨季期间自我监测结果开展检测,并继续保持定期自我监控状态。
二. 处理结果分析
根据有关环保管理部门发出的事业命令,这家污水处理厂需要确保其操作符合必要标准。此项过失虽然存在但最终由负责人的决策引领到了正确方向——如今,它们已经完全恢复正常运转,并且持续不断地遵循这些重要要求,即每天定期测试它们用于排放雨水系统中的设备性能状况,以确保这些设施始终运行顺畅且不会造成任何潜在破坏或污染自然资源。如果它能有效完成这一任务,那么它就可能避免进一步受到正式调查或其他形式惩治,而是仅仅因为它展示出了诚意以及对自己的责任感,我们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值得称赞的事情,因为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国家如何利用不同的方法来激励人们遵守我们的许多不同的规则,而不是简单地施加惩戒措施。而这种方式总共提高了人们对于保护我们的自然资源以及他们个人角色作用感到兴奋,他们开始了解自己实际上能够如何改变世界,以及他们应该怎样去做,以实现这一目标。
标签: 基础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