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方式反复探索秸秆资源打捆成团由合作社示范收购后送往电厂燃烧发电实现循环利用

在江苏省仪征市陈集镇,麦稻秸秆的处理方式与众不同。每当收获季节到来,农民们并不会将这些秸秆视为问题,而是利用现代化机械,如搂草机和打捆机,将其高效收集、压实打捆。仅几分钟,就能从田间制作出一个坚固的大型圆柱体“麦秸捆”。这些新能源资源随即被送往发电厂,为绿色出行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从秸秆变成了“新能源”,在陈集镇,它不再是一种烫手山芋,而是抢手货。这一转变不仅解决了农民的经济难题,还促进了环境保护。在这里,人们认识到了清洁可再生的潜力,并将其作为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据统计,不同农作物的发热量虽然略有差异,但整体上都具有较高的热值,与煤炭相比,其含硫量更低。此外,燃烧后产生的余灰含有丰富营养成分,可作为高效肥料,对农业生产大有裨益。

为了推广这种技术,陈集镇政府提供支持,让合作社购买必要设备。明玉专业合作社便利用这一机会,在2016年开始尝试,并最终成功建立起与上海电气天长分公司之间的合作关系,每年定期向电厂供应大量麦秸捆。

通过不断扩大规模和技术升级,这家合作社已经成为该地区最大的麦秸捆供应商之一。不仅如此,他们还探索了更多使用途径,比如将之运往奶牛场作为饲料,以此最大化地利用每一份资源。

未来,陈集镇计划进一步增加收购点,加大推广力度,使得这项技术能够惠及更多人,从而实现环境改善、经济增收双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