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集镇的麦秸捆在丰收季节不再是堆积如山的垃圾,而是被机械化打捆机收集起来,变成了“新能源”的源泉。这些秸秆被送往发电厂燃烧,既解决了农民处理秸秆的难题,也为他们带来了额外收入。这种环保又经济高效的做法,被视为对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的一种创新实践。
据统计,秸秆含有15000KJ/kg的热量,是煤炭50%热值的一倍,对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显著作用。此外,余灰中含有肥料成分,可以作为高效肥料,为农作物提供营养,同时也减少了农业成本。
为了推广这一技术,陈集镇政府大力支持,并向合作社提供培训,让他们掌握专业技能。明玉专业合作社便利用这项技术,与上海电气天长分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每年定量向电厂供应大量麦秸捆,不仅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还创造了新的经济收益。
随着规模扩大,明玉专业合作社每年销售的麦秸捆数量不断增加,从2018年的1000多吨增至2022年的5000吨以上,每年收益可达12万元左右。这不仅提升了农民家庭的收入水平,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还有效地减少了环境污染。
未来,陈集镇计划继续加强此类项目建设,将其转化为一项全面的产业链条,以提高社会效益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此举将使得原本废弃的小麦残渣成为新的财富来源,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好处。
标签: 基础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