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低碳环保演讲稿反复强调合作社示范收购秸秆送往电厂燃烧发电的重要性

陈集镇在江苏省仪征市,秸秆处理的新篇章。每当麦稻丰收时期,农民面临着一大难题:如何处理那些茂盛的秸秆?但在陈集镇,这个问题迎刃而解。这里,高效的搂草机和打捆机让收割后的小麦田变得忙碌起来,将秸秆整齐地打成圆柱形“麦秸捆”。这些捆绑好的干燥且密实的小块,便于运输和存储。

这些小块不再是无用之物,而是成为了一种宝贵资源,被送往发电厂。在那里,它们被烧成有用的能源,为农民带来了额外收入,同时也减少了对煤炭的依赖。据研究,每千克的小麦秸秆含热量约为15,000千焦,比同等重量煤炭高出50%。

此外,小麦余烬还能作为肥料使用,对农业生产具有巨大的益处。与煤炭相比,小麦残渣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较低,更符合环保要求。

为了推广这种技术,政府提供支持帮助合作社购买必要设备,并组织培训课程,让农民掌握新的技能。此举不仅提高了他们的经济收益,还促进了环境保护。这场革命性的变革让陈集镇成了一个典范,其成功故事吸引着更多人关注并模仿其做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得到了扩展,不仅限于小麦,还包括其他作物,如水稻、玉米等。当年的2000吨已经增长到5000吨以上,每年可获得12万元左右的收益。政府、企业、合作社以及农民都从中受益良多,使得这个项目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发展模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