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中区环保局助推农村生态文明展示10个中国特色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于自然景观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质量,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我们在今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枣庄市中区环保局紧密结合全区实际情况,不断加强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格查处所有违法的环境行为。这些努力已经显著地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并且提高了农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我们以创建绿色示范区为平台,推动实施农村生态文明创建工作。在整个地区范围内,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绿色创建活动,如“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乡镇”和“绿色家庭”。这些活动有效地激发了社会各界以及广大农业人口参与到构建美丽乡镇、形成良好生态氛围中的热情。目前,永安乡已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点,而西王庄、孟庄等四个乡镇则分别获得省级的同等荣誉。

其次,我们着重实施重点环保项目,以全面净化污染恶劣的农村生活和生产环境为目标。在新城镇化建设中,加快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能力的提升,以及探索并建立起从户外收集到集中运输再至区域处理的一套完整垃圾回收系统。此举不仅解决了城乡居民排放污水的问题,也有助于改善河流水质。特别是这两年开工并成功完成汇泉、惠营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及再生水利用工程后,全区废水治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再者,我们通过加强环境监管手段来逐步建立一个稳定的长效机制。这包括加大面源污染管理力度,对进入市场的人员或企业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各种工业排放符合规定标准;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我们进行更正;同时还投资50余万元,为11个乡镇配备了专用车辆用于执法检查,并成立区域性环保委员会、设立街道环保站、小组,从而确立起一套既有力的监管体系又富有人性的服务机制。

最后,在依赖科学技术支持方面,我区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以提高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为目的,不仅减少农业废弃物造成的问题,还鼓励人们转变观念,将秸秆作为肥料或者其他产品使用起来。今年夏季小麦整体回收率达到了98%以上,而玉米节后部分还田率达到80%以上,这些都体现出一种循环经济模式,让种植业更加高效也有利于减少浪费。而我们的目的是要实现一种无缝连接的小麦与玉米作物交替播种模式,即联合收割之后直接将小麦残留粉碎并撒回土壤,然后在原地播下玉米,再次采用机械化直播方式。这不仅减少劳动成本,而且还有助于保持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使得农业生产更加可持续发展。

标签: